策划 · 解码②|我排着队拿到爱的号码牌——今天说说选号的故事

2025-09-09 00:42:20

很多排球运动员在看了我们的报道之后,主动和我们分享了自己球衣号码的故事。而且,她们往往能很快发来曾经战袍的照片,说明那些珍藏的球衣,或者早就定格在留存的照片中,或者,就存放在她们心中最重要的地方……

这让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,那些球衣,和球衣上的号码,就是排球人最珍贵的青春记忆。

今天,解码的故事继续,我们来说说“选号的那些事”。

在中国女排的历史上,大多数球员从进队到离开,会经历好几个号码。

比如上次我们曾经提到的徐云丽、魏秋月、惠若琪,她们在中国女排至少换过三次号码,才成了里约奥运冠军队中最难忘的11号、7号和12号。

其中的原因,要从她们入选中国女排的时机说起。

三人中徐云丽是2006年入队,魏秋月2006年曾经参加集训,2007年应征进队,惠若琪则是2008年被时任主教练陈忠和“调来看看”,2009年正式成为球队一员。

“我们进队时应该都是一支比较成熟球队里的新鲜血液,前面的号码都是主打的姐姐们的,我们的号码,要不就是更大的号码,要不就是中间空出来的号码。”徐云丽说。

所以,第一年进国家队,徐云丽是17号,惠若琪是19号,2006年中国女排参加世锦赛的大名单上,魏秋月是14号,第二年正式进队,才用了楚金玲离队后空出的5号。

2009年,伦敦奥运周期的中国女排全新出发。随着“黄金一代”球员的全部离队,球员的号码做了一次重大调整。

那一年,中国女排的1号是李娟,2号是薛明,徐云丽、惠若琪、魏秋月分别成了中国女排的4号、8号和11号。北京奥运周期身披1号球衣的王一梅,短暂当了一年女排10号。

2010年,中国女排换帅,球员的号码又发生一次大的改变,王一梅重新回归中国女排1号,惠若琪、魏秋月分别身披4号、8号战袍战至伦敦奥运会,而徐云丽的11号球衣则一直陪伴她到拿下里约奥运会冠军。

(图片由徐云丽提供)

“白银一代”的领军人物、“小老虎”孙玥1991年进入中国女排时,幸运地碰上了一次可以选号的机会。

“我记不清当时是陈导(陈忠和)还是江导(江申生),跟我说有两个号可选:11号和13号。”孙玥透露她的幸运数字其实是9,刚进江苏队的时候,9号和10号空缺,她选了9号,“到国家队,我选了11号,一直到退役,都是11号,后来我到意大利诺瓦拉队打球,俱乐部也把11号球衣给了我。”

(图片由孙玥提供)

说起在国外俱乐部打球的号码,为中国女排扣下雅典奥运会金牌冠军点一球的张越红说:“我在中国女排一直是9号,国家队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是最高追求,所以国家队这个9号是我最喜欢的号码。我曾经去法国戛纳队和日本东丽队打球,去之前对方问我想要什么号码,我都选的是9号。”

(图片由张越红提供)

但是朱婷2016年去土耳其瓦基弗银行队打球时,没有选成她心仪的2号,还是因为球队的号码讲究先来后到。瓦基弗银行队队长高兹德是球队的2号,朱婷只好选择了5号,当然,她就用出色的战斗力成就了瓦基弗银行队5号的一段传奇。

(图片由朱婷提供)

从进体校就是2号的张常宁,到今天还是江苏女排的2号。

“我比较幸运,我在江苏青年队也是2号,上一队的时候,正好大师姐、2号陆艳姐退役,所以我就接过了她的球衣。”张常宁说。

殷娜也有一份这样的幸运。

“我打排球的第一个号码就是7号,上一队时王指(王宝泉)正好把7号给了我,一直到退役,我都是天津女排7号,这个号码是陪伴我职业生涯最长的号码。”殷娜说,“还有一个号码让我最难忘,就是2013年郎导组队第一年时给我的1号。”

资料显示,2004年第一次调入中国女排试训的殷娜,这么多年在国家队经历了很多号码,比如2009年的12号、2010年的13号、2011年的6号、2012年的16号。

“在国家队的号码,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1号,那也是我最后一个在国家队的号码。”

(图片由殷娜提供)

2017年全运会后殷娜退役,20年排球生涯的苦与乐,辉煌和遗憾,都浓缩在她珍藏的这两件球衣里。

解码的故事,未完待续~

【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我爱女排”】